欢迎访问安徽法制网  今天是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吃水不忘挖井人》被指错误,追根溯源,是不该忽略的历史痕迹!

小学课文,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富饶的西沙群岛》《日月潭》《趵突泉》《我要的是葫芦》等等,现在再看,还能回忆起那时候的郎朗书声。

关于教材的热议,有之前的古诗词发音修改,导致学生和家长对不上号。后有教材插图过于“审丑”和“日式”风格,被批。

我们以为,错误都是出现在容易察觉的地方。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小错误,就很容易被忽略,比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就被指出有问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这篇课文文章不长,讲述的是毛主席在江西的时候,看到村子里没有水井。带着战士和百姓,挖了一口井的故事。

到现在,这口井旁边,还立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纪念石碑。这篇课文不长,却是那个时候的革命精神。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也被现在广泛用来感恩之情。课文不长,但影响很深。带有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有标志和情怀。

现在《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还被用在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里面。从文章登上教材,一直到现在影响了几代人。

课文的意义,在于其本身的故事内核,和属于哪个时代的印记。学生学习,不单单要学习这种精神,也要了解背后的故事。



追根溯源之下,《吃水不忘挖井人》被指有错误

在现今教材的版本中,《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出处标注,是1951年10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的《我们伟大的祖国》。

这样看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细想。《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很恢弘的题材,里面的内容,不应该是这样一个小村子里面,挖井的故事。



带着这个疑问,找到了1951年,10月12日的《人民日报》。报纸的左上角,有一个专栏,叫我们伟大的祖国,上面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关于毛主席帮助当地百姓挖井的现场情况。书中的,是一篇课文,这个就是一个照片介绍。

再翻看1951年的《人民日报》,几乎在每天的报纸左上角,都有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摄影专栏。所以教科书上说,取自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文章,是不精准的。



准确的说,这篇文章是根据一个摄影专栏里的,摄影作品改编的。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

本文根据195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中刊发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专栏图片报道改写。

且最早版本的课文,是《吃水不忘开井人》不是现在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全文只有不到100个字,和现在课文的出入,还是很大的。



1955年,第二套教材改写的时候,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润色。插图有了变化,带有色彩。在文章的表现上,字数也增加了,变得更加丰富。

我们现在用的教材,第二个版本,就很像了。一直到70年代,正是改名叫《吃水不忘挖井人》,也敲定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插图也区别开了人民日报的样子,有了全新的理念。

之前的课文里,都没有标准文章的出处,直到这个版本里,才有了最初的样子。知道了“祖籍”是哪里。



但这个“祖籍”的标注,还是存在小问题的。看起来不是很严重,可还是应该更改一下,方便未来学生增加对文章的了解。

笔者寄语:

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文章,里面有讲述我们地理地貌的,有讲述仁孝礼义信的,有讲述我们建国初期艰苦,和英雄事迹的。



这些事迹,会随着时间,在学生的眼中渐渐地变淡。等到想要再找回来那种感觉,加深印象,追根溯源的时候,我们希望,未来孩子们,能找到的一切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就好像《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摄影的专栏。在学生的脑海中,印象就是不一样的。

越来越多的课文,会标注出处。我们也离那个时代越来越远,但精神,和意志不能变。课文的演变流程清晰,可以看到很多属于年代的记忆。



课文最初的展现形式,和现在出现在我们课本里的样子,是我们这么多年的成长,变化。里面有属于我们的思考和对于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时间的魅力,就在于点滴的变化,和不断地探索。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安徽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