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法制网  今天是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文化新地标 为群众带来高品质生活新空间

本报记者 张慧慧

5月6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西宁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静静矗立在城北区门源路一侧。碧空映衬下,以金黄色为主色调的建筑外立面搭配竖向咖啡色玻璃幕墙格外吸睛,庄严简约的质感和文化厚重感扑面而来。

这里集合了功能多样的图书馆,风格独特的美术馆,全方位现代化的文化馆,展陈精彩丰富的博物馆,群众俗称“四馆”。

走进西宁市博物馆一楼展厅,“舞韵河湟——‘一带一路’中的西宁文物展”映入眼帘,“风采卓异”“河湟初开”“通衢中西”“唐蕃并峙”“西陲安宁”“融合发展”六个单元环环相扣,引人入胜。195件精美的文物全面重现了高原古城的历史发展,仿佛向人们讲述着城市发展的点滴足迹。

看着眼前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市民赵刚感慨地说:“博物馆彰显着咱们西宁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蕴,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历史文化实现零距离接触,孩子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历史,感受历史。”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到博物馆去”已成为社会新风尚。作为城市“基因库”,西宁市博物馆承担着保存传统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馆藏的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等2000余件文物一头连接着历史,一头关联着城市未来。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重现,让文化演绎。

利用全息投影反应河湟谷地先民刀耕火种、半农半牧的生产生活场景,以栩栩如生的故事场景展现沈那遗址,沉浸式的数字文化体验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谈及“数字体验”,西宁市图书馆同样具有“话语权”。

视听椅、云桌面电脑、读者导航服务机器人、瀑布流电子书借阅机,智能服务应有尽有。

“家门口的图书馆,环境好,服务棒!”“这里很方便,可以查阅到很多文献资料。”“在数字体验阅览区可以下载自己想看的图书,线上平台的开通更是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借阅。”……读者纷纷为“数字体验”点赞。

从曾经的“有馆无址”到如今包含18个功能区,可提供1200余个现场阅览席位,24小时线上服务不断档,互联网技术给图书馆插上了“数字翅膀”,让群众感受文化惠民在数字时代的美好模样。

“镜头”转至西宁市美术馆,美术展览厅里,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各类展现河湟地区风土人情的画作依次排开,前来观展的市民或是驻足欣赏,或是低声交流。

对于展厅天花板上一道道“暗藏玄机”的轨道,西宁画院美术师谢桂贞告诉记者:“这是展厅运用的轨道隔离墙技术,可以使空间更加灵活多变,适应各种类型的美术展览。”

与此同时,馆内的综合美育培训区一派繁忙。

“我一直对绘画比较感兴趣,小孙女现在也喜欢拿起画笔涂鸦,一得空就念叨要来美术馆学画画。”市民付明芳一边看着孙女调色一边笑着说:“美术馆既能观展,还有专门的培训区域,为我们大家提供了一个感知美、了解美、创作美的平台,受益很大。”

作为西宁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西宁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于2018年启动项目建设,经过3年如火如荼的建设,2021年9月2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丰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四馆”在建设中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全省首个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和建设的公共建筑,在绿色建筑评价综合评分中取得了80.04分的分数,成为西宁一个跳动的“绿色细胞”,让“四馆”之美更具内涵。

文化场馆美,文艺精品多。

西宁市文化馆在带给群众互动体验、现场培训以及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之余,依托“文艺轻骑兵”把文艺送到百姓家门口,将文化艺术滋养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农村、学校等,所到之处,群众交口称赞。

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中,西宁市文化馆“红色文艺下基层 百年党情暖民心”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巡演活动获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一场场精神文化盛宴从群众生活中的“调味品”变成了不可或缺的“正餐”,成为“文化惠民”落到实处的生动实践。

回望2021年,青海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省100支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创编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各类文艺作品,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活跃于全省各地;《大河之源》等6部剧目参加庆祝建党百年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展播……全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被满足。

以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十四五”时期,西宁市文化馆将充分立足资源优势,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的更广,更好发挥文艺轻骑兵宣传队伍作用,围绕百姓身边事、民俗民风、非遗传承、时代楷模等内容,继续组织优秀文艺轻骑兵团队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文艺作品,为基层群众送去更多“精神食粮”。

西宁市文化馆馆长黄海宁说:“如今,‘四馆’已成为西宁市一处老少皆宜的文化新地标,未来,‘四馆’更要充分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在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和品味中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而努力,让这座城市文化地标更具生命力。”

西宁市新地标文物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安徽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