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法制网  今天是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常态监测 持续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


汕大建立了研究生质量常态监测、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人工采集、质量信息数据库平台、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深入、持续地采集研究教育质量相关信息,开展常态监测,旨在通过数据反馈进行分析和有效诊改,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4年3月,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会上提到,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76%。其中,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随着近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高校该如何构建完善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又该如何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测?学位论文质量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应如何保障其质量?围绕以上问题,麦可思研究特邀汕头大学研究生院毛金德副院长分享了该校的经验。

构建合理且具特色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汕头大学(以下简称“汕大”)多举措多维度构建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旨在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生源质量保障方面,学校构建了网络宣传、在线咨询和现场咨询三位一体的研究生招生宣传平台。大力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加强学科和导师在博士研究生录取中的主导作用,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在培养过程保障方面,学校遵循“分类培养、分向发展”的培养理念,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体现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两者的课程设置注重突出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差异性。在优化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同时,汕大还构建了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在指标体系中设计了关于课程设置、社会实践、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企业(校外)导师聘任的指标及观测点,并出台相应的制度文件、规范性标准等。此外,汕大还在开展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复审和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坚持研究生公共课授课质量网络评价制度,实现了研究生培养从“入学—培养—毕业授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

在导师队伍保障方面,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汕头大学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权利及立德树人职责、考核与奖励机制。与此同时,学校还制定了《汕头大学教师申请招收研究生管理规定》,旨在打破研究生指导教师“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动态调整的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机制。

通过常态监测反馈,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

汕大建立了研究生质量常态监测、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机制。常态监测数据库可以实时、动态、直观、形象且多维度地呈现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状态。汕大通过人工采集、质量信息数据库平台、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深入、持续地采集研究教育质量相关信息,开展常态监测,旨在通过数据反馈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诊改。而第三方监测数据在汕大研究生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则发挥着“体检仪”的作用。

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为其提供决策参考,汕大持续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指导质量以及就业质量的常态监测。当然,该校并未将监测结果简单粗暴地与招生指标、导师考核等直接挂钩。一方面,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原因很多,将监测指标与研究生教育关键资源配置和导师考核直接挂钩并不科学。另一方面,汕大质量常态监测系统更多的是如“体检仪”一般,帮助学校及时诊断研究生培养过程是否“健康”以及诊断可能存在的“病症”。即基于监测结果,探究并发现问题的根源。

监测数据一定程度反映出了真实的研究生培养状态。当某些关键观测指标出现异常时,学校将开展追踪调查。如去年在研究生成长质量监测过程中,汕大某一专业的研究生在课程满意度、导师满意度和获得感的评价都很低,显著低于全校平均值。对此,研究生院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学位点负责人进行质量谈话,并要求学位点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整改。又如学校引入第三方平台对毕业生从培养结果、培养过程、招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跟踪评价,以数据客观分析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和知识的有效掌握情况,这也为学校实施学位点调整,优化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举措提供依据。总体来说,针对研究生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汕大正通过相关数据反馈有效地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构建“质量问责+精准支持”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2020年,汕头大学研究生院在与麦可思研究访谈的过程中提到了下一步将重点落实培养过程中的分流与淘汰制度、加大对学位论文的抽检力度等工作。对此,毛金德也特别介绍了相关工作的建设情况。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也是高质量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为更好地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汕大建立健全了导师培训机制。为了使培训更具针对性,除了常规导师培训外,汕大还会结合常态监测指标,随时开展小规模培训。比如,学校通过监测发现,在毕业论文送外审及答辩前后,是导师和研究生关系冲突高发期。就此,研究生院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专家和优秀导师开展导学关系工作坊,探索如何构建和谐导生关系、如何化解导生关系冲突等等。

此外,学位论文质量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保障学位论文质量,汕大构建了“质量问责+精准支持”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学位论文质量主要取决于两点,即想不想写好、能不能写好。

“想不想写好,是动机问题。学校通过严格的质量问责,强化论文的质量责任,把握好论文‘出口’关。事实也说明,最终效果显著。监测数据显示,汕大研究生对于学位论文的重视程度、时间和精力投入等方面明显提高,想写好论文的动机得到强化。但学校同时也发现,强化质量问责后,学生的焦虑程度也大幅增加,为了规避论文问责风险,研究生选题开始趋向保守,追求‘安全毕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创新性。为此,汕大在质量问责基础上,建立了‘精准支持’机制。要想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除了有想写好的动机外,还要有写好的能力。基于常态监测系统,汕大建立了一系列‘赋能’机制。围绕学位论文的全过程关键环节提供全方面、个性化、针对性支持。比如,在论文选题开题阶段,研究生普遍反映不知如何选题,如何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综述撰写等。对此,汕大采用工作坊的形式,对有需要的研究生开展针对性指导。”毛金德如是介绍说。

简而言之,汕大通过质量问责和精准支持,有力保障了学位论文的“底线质量”,杜绝问题论文“出口”,同时通过精准支持改变了研究生焦虑心态,为研究生高质量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了有效支持。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高职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安徽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